月经量多好还是量少好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月经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好,正常月经量在20-60毫升之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反映身体存在健康问题,二者在病因、症状表现、对健康影响等方面存在区别。 1. 病因不同:月经量多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月经量少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过度节食等因素有关。 2. 症状表现不同:月经量多表现为月经期间出血量明显增多,可能伴有大血块,经期延长;月经量少则是月经量明显减少,经期缩短。 3. 对健康影响不同:长期月经量多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月经量少可能影响排卵和受孕,还可能是卵巢早衰等疾病的信号。 月经量无论是过多还是过少都要引起重视。如果发现月经量有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B超、性激素六项等,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维持内分泌稳定。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怀孕期间感冒了怎么办

孕期感冒,症状轻可先进行一般护理,症状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一般护理包括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温开水、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物理缓解可针对发热用湿毛巾降温、针对鼻塞按摩迎香穴或清洗鼻腔。若症状严重如高热不退、持续3天以上无好转,应尽快就医并遵医嘱治疗。多数情况可经护理缓解,及时治疗能保障母婴健康。

科普文章 2022-11-18

女性生理期可以同房吗

女性生理期通常不建议同房。一是感染风险增加,宫颈口开放,病原体易进入子宫引发炎症;二是可能导致经血逆流,使子宫内膜碎片种植盆腔,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几率,影响生育;三是会加重经期不适,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加重等。生理期要注意卫生、避免劳累。若同房后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2-11-16

双眼皮能修复吗

双眼皮一般能修复,是针对初次手术效果不佳或有并发症的补救措施。适用情况包括双眼皮过宽、过窄、不对称等。常见修复方法有切开法、埋线法等。修复受首次手术创伤程度、个人体质、医生技术等因素影响,一般建议首次手术6个月后进行。多数人修复后可改善外观,但效果因人而异。患者应选经验丰富医生,依自身情况制定方案。

科普文章 2022-11-16

做完鼻子用生理盐水好还是碘伏好

做完鼻子后,生理盐水和碘伏各有作用,不能简单评判哪个更好。两者在多方面存在区别:用途上,前者清洁、后者消毒;成分上,分别是氯化钠和水、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物;刺激性上,前者基本无刺激,后者或有轻微刺激;使用频率上,前者可多次清洁,后者按医嘱定时消毒;保存条件上,前者开封后需尽快用,后者相对宽松。使用时各有注意,异常应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2-11-16

胎儿缺氧有哪些症状

胎儿缺氧症状有胎动异常、生长迟缓和心率异常等。胎动异常方面,初期缺氧胎动频繁,持续缺氧则胎动减少甚至消失;生长迟缓表现为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低于同孕周正常范围;心率异常体现为超出110 - 160次/分钟的正常范围。胎儿缺氧严重影响胎儿健康与生命安全,孕妇需定期产检、关注胎动,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2-11-15

眼综合包括哪些项目

眼综合包含双眼皮、开眼角、去眼袋、上睑下垂矫正术和提眉术等项目,能改善眼部外观,但效果因人而异。各项目原理、维持时间与风险不同:双眼皮手术有埋线、切开法;开眼角分内外,可增大眼睛;去眼袋有内外切法;上睑下垂矫正术针对提肌问题;提眉术改善上睑松弛与眉形。人们应依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以获理想效果。

科普文章 2022-11-15

双眼皮手术后眼角增生怎么办

双眼皮手术后眼角增生较常见,原因包括个人为疤痕体质、术后伤口感染、护理不当等。解决方式多样,如涂抹疤痕膏、按摩眼角、压力治疗、激光治疗、注射糖皮质激素等,但各有风险与注意事项,像涂抹疤痕膏可能过敏,激光治疗可能色素沉着等。术后护理很重要,要保持伤口清洁、注意饮食,还需定期复查,按医嘱护理和治疗。

科普文章 2022-11-14

吃避孕药会影响月经吗

吃避孕药可能影响月经,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其激素成分干扰内分泌,可致月经周期改变,提前或推迟;月经量异常,减少或增多;还会引发不规则阴道出血,由激素波动使内膜不规则脱落导致。短期偶尔服用影响小且多为暂时,长期或频繁服用影响更大、更持久。若月经明显异常,应及时就医,也不建议长期频繁用避孕药,可换其他避孕方式。

科普文章 2022-11-13

割双眼皮到底疼不疼

割双眼皮手术时一般不疼,术后或有不同程度疼痛,受多种因素影响。手术时局部麻醉使操作中基本无痛,但注射麻醉药有短暂刺痛。术后麻醉消退创口疼痛,当天较明显,若护理不当感染会加剧。个人疼痛耐受、心理状态及医生技术水平也影响痛感。总之,割双眼皮疼痛情况因人而异,受术者要调整心态、选好医生并做好护理。

科普文章 2022-11-13

埋线双眼皮会肿几天

埋线双眼皮是在上眼睑内埋入缝线形成双眼皮,术后肿胀是正常反应。一般肿胀会持续3天到1周,前3天较明显,之后会逐渐消退。不过,因个体修复能力、手术创伤程度等差异,肿胀时间有所不同。若肿胀不消或伴有疼痛加剧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术后要做好护理,如保持清洁、合理用眼、注意饮食,还要遵医嘱复诊。

科普文章 2022-11-13

孕晚期胎儿不动的原因

孕晚期胎儿不动的原因包括胎儿睡眠周期、孕妇体位改变、运动量过少、缺氧、发育异常、情绪紧张、营养不良、感染等。治疗有改变体位、增加运动量、吸氧、胎心监护、超声检查等。胎儿睡眠时活动减少无需特殊治疗,孕妇体位改变可调整体位,运动量少可适当增加,缺氧要吸氧等,胎儿发育异常需超声检查诊断,孕妇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科普文章 2022-11-29

双眼皮抽脂管用吗

双眼皮抽脂通常管用,但效果因人而异。它有诸多好处,能改善肿泡眼,使眼皮变薄,呈现自然双眼皮;可减少眼部脂肪堆积,减轻臃肿感;还能提升眼部美观,让眼睛更有神。不过,该手术也存在风险,如感染、出血、局部凹凸不平、双侧不对称等,其中感染可能因术后护理不当引起,其他问题多与手术操作有关。

科普文章 2022-11-29

怀孕几个月可以感觉到胎动

胎动是胎儿在子宫内躯体活动冲击子宫壁的动作。初产妇孕 18 - 20 周左右可感胎动,经产妇稍早,约 18 周前。初产妇因无生育经验且胎儿早期活动幅度小,感胎动晚;经产妇因有经验更敏感能早察觉。超过 20 周未感胎动可能胎儿发育异常,需就医。孕晚期胎儿活动空间变小,胎动相对减少,孕妇应学会正确数胎动以监测胎儿健康。

科普文章 2022-11-29

二胎怀孕多久会有胎动

一般在怀孕 18 到 20 天开始有胎动,其出现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腹壁薄或胎儿活泼可能更早感知。超过 20 天未感胎动或之前能感到后突然消失,可能是胎儿窘迫等问题,需尽快就医。孕期孕妇要定期产检,可通过超声等监测胎儿发育,同时注意自身营养摄入,以保证胎儿健康成长。

科普文章 2022-11-29

双眼皮和单眼皮有什么区别

双眼皮有睑缘上方浅沟,睁眼时沟上方皮肤悬垂,使眼睛更大更有神;单眼皮上睑皮肤平整。二者在外观、眼部立体感、睫毛外露程度、眼部神韵等方面存在差异,双眼皮轮廓分明、立体感强、睫毛外露多且更灵动,单眼皮则相对含蓄、扁平、睫毛外露少、更内敛。不过,表现因人而异,各有其美。日常要注意眼部护理,手术改变外观有风险,需谨慎。

科普文章 2022-11-30

二胎备孕检查有哪些项目

二胎备孕检查项目多样,包括一般、妇科、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一般检查评估基本状况,妇科检查排查生殖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了解身体机能与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查看子宫、附件及肺部情况。此外,还可能需进行口腔、心电图检查和遗传咨询等。备孕检查能全面评估身体,备孕夫妻要重视,依医生建议完善检查,处理潜在问题,以良好状态迎接新生命。

科普文章 2022-12-01

全切双眼皮眼尾分叉怎么修复

全切双眼皮眼尾分叉一般不正常且有复发可能,复发原因包括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护理不佳、瘢痕增生等。解决方法多样,如调整作息、涂抹去疤膏、按摩眼部、埋线或切开双眼皮修复、眼部激光修复、A型肉毒毒素注射调整,各有维持时间与风险。修复后需保持伤口清洁,注意休息与饮食,严格遵医嘱,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2-12-01

割完双眼皮多久能完全恢复

割双眼皮后完全恢复自然的时间因手术方式和个体差异而异。埋线双眼皮1 - 3个月恢复,全切双眼皮3 - 6个月恢复。恢复过程分肿胀期(1 - 7天)、快速消肿期(8 - 15天)、持续消肿期(16 - 30天)、基本恢复期(1 - 3个月)、完全恢复期(3 - 6个月)。术后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适当冰敷热敷、合理饮食、注意休息,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2-12-01

割双眼皮手术能维持多久

割双眼皮手术通过切除上睑多余皮肤和脂肪形成双眼皮,能改善眼部外观,效果维持时间通常为5 - 10年,具体因人而异。个人体质、手术方式、术后护理都会影响维持时间,如年轻人、采用切开法、护理得当者维持时间可能更长。该手术有感染等风险,术后要注意伤口清洁、饮食调整、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2-12-02

二胎备孕需要做哪些检查

二胎备孕需做多种检查保障孕妇和胎儿健康。常规身体检查含血压、血糖、血常规、尿常规检查,血压异常有妊娠期高血压风险,血糖异常影响胎儿发育,贫血影响营养供应,泌尿系统问题可由尿常规发现。生殖系统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性激素六项检查。传染病检查涵盖乙肝、梅毒、艾滋病检查,母婴传播可防范。全面检查能发现问题保障孕期顺利和宝宝健康。

科普文章 2022-12-02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