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有效

焦鲁霞
焦鲁霞 主任医师 妇产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避孕药有效服用时间不同。短效避孕药需在月经来潮第1 - 5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连续服用21天;紧急避孕药需在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短效避孕药是通过模拟人体激素变化,抑制排卵来达到避孕效果。在月经周期特定时间开始服用,能让激素水平更好地与人体生理周期相匹配,保证避孕效果。若漏服可能导致激素水平波动,影响避孕效果,甚至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大量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阻止受精卵着床等发挥作用。但它激素含量大,副作用相对较多,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如果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出现严重呕吐、月经推迟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 避孕药不能百分百保证避孕成功,且都有一定副作用。短效避孕药可能影响月经周期,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恶心等。服用前要了解其适用情况和禁忌证,若有肝脏疾病、心脏病等,需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服用。同时,还可结合其他避孕方式,如使用避孕套,以提高避孕安全性。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大家都在搜
相关推荐

女性一个月排几个卵子

一般情况下女性每月排 1 个卵子,卵巢每月有一批卵泡发育,仅 1 个优势卵泡成熟排出。少数时会排 2 个或多个卵子,与遗传、激素水平波动等因素有关。若排卵异常,如长时间不排或一月多次排,可能预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需就医检查。特殊情况下使用促排卵药物,一个月可能排出多个卵子,但正常生理状态大多为每月 1 个。

科普文章 2020-07-15

打宫颈癌疫苗会影响月经吗

通常宫颈癌疫苗即 HPV 疫苗,一般不影响月经。多数女性接种后无特殊反应,因疫苗作用于免疫系统,与生殖内分泌系统无关。少数体质敏感女性接种后可能因应激反应影响下丘脑 - 垂体 - 卵巢轴功能,导致月经周期或月经量改变。接种前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有不适或特殊生理期应告知医生,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以确保无不良反应。

科普文章 2020-07-15

打了促排卵的针之后多久卵泡会破

打促排卵针后24 - 48小时卵泡通常会破,其作用是促使卵泡成熟破裂排卵,模拟体内激素变化加速卵泡成熟。但卵泡破裂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女性对药物反应不同,年龄、激素水平、卵巢功能等都可能影响,超过48小时未破可能有排卵障碍需就医。打促排卵针时女性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避免劳累紧张以助卵泡发育破裂。

科普文章 2020-07-15

月经推迟三天的原因

月经推迟三天可能有多种情况。正常生理波动如精神压力、生活环境改变可致,身体多无异常。有性生活未避孕者可能怀孕,可通过验孕棒或医院检查确定。内分泌失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会影响激素水平致月经推迟。月经周期偶尔小波动常见,若经常推迟或伴腹痛、经量异常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科普文章 2020-07-15

第一次月经来几天

月经是伴随卵巢周期变化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第一次月经持续 3 - 7 天正常,此期间内膜脱落修复。少于 3 天或超过 7 天且伴腹痛、出血量异常,可能身体有问题需就医。月经周期和持续时间受遗传、营养等多种因素影响。青春期身体发育,月经可能不规律,属正常现象,但出现异常仍需重视。

科普文章 2020-07-15

子宫前位容易受孕吗

子宫前位相对易受孕,受多种因素影响。子宫结构正常利于精液聚集和精子进入,输卵管通畅能助精子卵子结合运输及受精卵着床。生殖系统健康如卵巢正常排卵、子宫内膜适宜也很重要,但若内分泌失调影响排卵或子宫内膜过薄等,即便子宫前位也会影响受孕。受孕是复杂生理过程,涉及多器官协同及整体健康状况。

科普文章 2020-07-15

长期服用避孕药有什么危害

长期服用避孕药有多种危害,与激素成分有关,不同体质表现有差异。具体包括:干扰内分泌致月经紊乱;抑制排卵影响生育,多数停药可恢复;雌激素增加血栓风险;加重肝脏负担损害肝功能;影响代谢使体重上升。但这些危害不一定出现,程度也因人而异。长期服用需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

科普文章 2020-07-15

排卵没有白带能怀上吗

排卵无白带也可能受孕,有两种情况:一是激素正常但白带少,只要激素水平正常能排卵,精子卵子就有结合机会从而可能受孕;二是激素异常致排卵无白带,如雌激素低会影响受孕,因会影响卵子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使受孕难度增加。备孕女性应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备孕未成功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等指标。

科普文章 2020-07-15

月经期孕酮正常值是多少

月经期孕酮正常值为0.6 - 1.9nmol/L,孕酮是重要性激素,其水平在月经周期中会变,月经期处于卵泡期早期,孕酮分泌量低。其水平受卵巢功能、内分泌调节等多种因素影响,异常不一定是严重疾病,但可能提示卵巢功能紊乱。且正常值范围受检测方法和实验室影响,女性关注孕酮变化并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有助于评估生殖系统健康。

科普文章 2020-07-15

如何催月经

催月经可从多方面入手。生活上,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以调节内分泌;饮食上,多吃含铁及滋补性食物补充营养;药物方面,遵医嘱用黄体酮等刺激内膜增厚催经;还可按摩关元等穴位辅助催经;此外,要缓解精神压力。催经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生活和饮食调整是基础,药物要遵医嘱,按摩可辅助,如此有望让月经恢复正常。

科普文章 2020-07-15

囊肿和结节有什么区别

囊肿和结节在多方面存在区别。性质上,囊肿为良性包块,结节有良恶性之分;形态上,囊肿边界清、多规则,结节形态多样、边界不定;内容物上,囊肿含液体,结节由异常增生细胞构成;生长速度上,囊肿慢,恶性结节快;恶变风险上,囊肿小,部分结节有一定几率。发现二者不必惊慌,需定期复查,有异常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7-15

hpv58阳性严重吗

HPV58阳性严重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单纯HPV58阳性且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不严重,多数女性可凭自身免疫力1 - 2年转阴。若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低级别有逆转可能不很严重,高级别则较严重。免疫力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更易出现严重病变。HPV感染常见,HPV58虽高危但感染不一定致病,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清除病毒。

科普文章 2020-07-15

不是排卵期能受孕吗

一般情况下非排卵期有受孕可能。月经周期不规律时,排卵期不固定,可能提前或延迟排卵,非排卵期也可能受孕;女性因情绪波动、环境变化等因素可能出现额外排卵,不在正常排卵期内也有受孕机会。虽排卵期受孕几率高,但非排卵期也不能排除受孕可能,无受孕计划时非排卵期性生活也应做好避孕措施。

科普文章 2020-07-15

女性腰酸是怎么回事

女性腰酸原因多样,可能是长时间站立或久坐、腰部受凉、经期激素变化、盆腔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也可能由肾结石等其他原因引起。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热敷、按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不同病因治疗方式有别。女性出现腰酸要保持良好姿势,避免劳累和受凉,注意经期卫生保暖,适当补钙。若症状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科普文章 2020-07-15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什么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怀孕后其水平显著升高,受精卵着床后开始产生,约1天后血中可检测到,妊娠8 - 10周达高峰后下降。临床上,它可用于早期妊娠诊断,辅助判断妊娠相关疾病、滋养细胞肿瘤等,异位妊娠、葡萄胎等有不同表现。此外,部分非妊娠疾病也会致其升高。它对妇产科诊断意义重大,为疾病诊治提供依据。

科普文章 2020-07-15

大姨妈推迟两天

通常“大姨妈”即月经,月经推迟两天可能正常,也可能是怀孕或身体状况所致。正常生理波动如情绪、压力、环境、饮食改变会致月经周期小幅度波动。有性生活且未避孕时,月经推迟两天可能是怀孕,可通过验孕棒或医院检查确定。某些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推迟。月经周期偶尔小波动常见,若推迟时间长或伴有腹痛、异常出血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科普文章 2020-07-15

宫外孕会一直流血吗

宫外孕不一定会一直流血,其流血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胚胎发育不良或死亡、治疗情况等都会左右出血状况,如胚胎完全停止发育或经治疗后出血可能停止,未治疗则可能反复出血。出血通常量少、色暗红,部分患者仅短暂少量流血,还常伴有不同程度和部位的腹痛。怀疑宫外孕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借助相关检查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科普文章 2020-07-15

男性hpv怎么检查

男性HPV检查在有特定需求或症状时进行。取样部位多为生殖器如阴茎、阴囊、肛周等。检查方法有醋酸白试验,特异性不高有假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感染与病变性质;核酸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还能确定型别。男性感染多数可自行清除,有生殖器疣等情况需就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安全性行为可预防感染。

科普文章 2020-07-15

痔疮会引起小腹坠胀吗

痔疮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引起小腹坠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有此症状。内痔脱出嵌顿、形成血栓或感染,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传导至腹部引发坠胀;痔疮疼痛致肛门括约肌痉挛,影响血液循环也可能牵涉腹部。不过,小腹坠胀不一定源于痔疮,肠道、泌尿、妇科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因此,出现该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科普文章 2020-07-15

月经期可以吃阿胶糕吗

月经期能否吃阿胶糕因人而异。阿胶糕有补血等功效,能补充经期失血,但有活血止血双重作用。月经量少、有血块、痛经的女性适量吃或能增加经量、缓解不适;月经量多者食用可能使经量更多、经期延长,且要控制量,过量会加重月经异常。经期可多吃含铁和蛋白质食物,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还需饮食均衡、保证休息。

科普文章 2020-07-1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