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垂有折痕,一般见于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生理性的,比如从小就有的,第二种是病理性的。
正常情况下,耳垂的血供比较丰富,组织富有弹性,一般不会出现皱褶,但是如果耳垂组织出现血流障碍,加速弹力纤维的断裂,就容易导致较深的折痕。
这种斜形皱折又称为耳折,又称为Frank’s征,是由美国肺病专家Sanders T. Frank发现的,也叫耳垂折皱,自从1973年第一篇关于耳垂折皱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联的医学论文,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以来,在长达40年的过程中人们对耳垂褶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耳垂折皱与冠心病的关联程度非常高,比肥胖、吸烟、糖尿病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更强。
2014年发表了超过三万人的一项关于耳垂折皱与冠心病可能关联的大型荟萃分析,提示出现耳垂褶皱征诊断冠心病的总敏感性达到了62%,特异性达到了67%,这也提示与诊断冠心病常用的无创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相比耳垂褶皱征可能有更高的价值。研究还显示,与没有耳垂褶皱征人群相比,出现耳垂折痕特征的人群,患冠心病风险要高出3.3倍,
因此,如果在4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耳垂的折皱,应该引起高度的警惕,到医院去进行心血管方面的评估。